(2024年7月) 一、工作开展情况 化念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全力推动“四个破局”。特别是紧紧抓住中老铁路建成通车这个百年未遇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发展为要抓项目,以项目为王抓投资,全力以赴拼经济。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为9.79亿元,增速5.9%,三次产业比例为17.3:26:56.7,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24年各项工作目标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其中产业投资24.6亿元),新增入库项目25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08万元,其中税收收入7746万元,非税收入262万元;净增企业83户,新增“四上”企业7户;新增市级农业基地5户,转化为“四上”企业2户。一季度,一类地区中综合评分71.33分,全市排第2,距第1戛洒镇(71.51)仅差0.18分;较2023年全年,化念镇保持第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两年稳居第一。 1—6月累计完成投资30.58亿元(6月当月完成3.33亿元),完成进度80.48%(其中完成产业投资21.63亿元,完成进度87.9%);目前化念镇在库项目17个,累计新入库项目7个(完成进度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14.15万元(完成进度60.14%),其中税收收入4480万元(完成进度57.84%),非税收入134.15万元(完成进度51.15%);实有市场主体2657户,比2023年末净增192户,其中企业309户,净增企业16户;实有“四上”企业24户,新增4户“四上”企业;目前实有市级农业基地2个,新增1个,农业基地转化为“四上”企业0户。 二、工作举措 (一)组织领导不断强化。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抓经济促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形成书记镇长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协同抓、干部职工合力抓的工作格局。制定抓经济促发展目标任务分解方案,逐条、逐项、逐个细化目标任务,做到目标清晰、责任明确。 (二)调度机制不断优化。建立班子成员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以及重点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对项目指导服务、包装入库、投资报数及跟踪督办等工作。实行会议分析调度和动态跟踪调查相结合,采取月调度、季分析的形式,及时分析、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工作能力不断提升。抓实领导班子成员能力提升,重点围绕云南经济发达镇建设深入开展班子学习讨论,凝聚当好排头兵的共识。抓实青年干部人才教育培养,每年定期组织青年干部现场观摩重点项目,深入讲解重点项目建设流程、产业链构建、产城融合发展相关内容。针对项目谋划和入库、财税治理、“四上”企业统计业务、“个转企”“农贸分离”“工贸分离”办税、市场主体培育、农业基地申报等业务进行抓经济促发展能力提升培训,增强年轻干部服务和进位意识,持续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固定资产投资方面 一是项目要素保障不充分。目前土地、政策等要素保障不到位,资金、用地、环保等各项前置硬性标准对项目的制约性加大,化念镇项目用地紧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满足不了大批项目落地的需要,导致钢铁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物流等项目落地难。二是项目储备不足,缺少大项目、新项目、好项目支撑。除玉昆项目、大化铁路专用线项目外无大项目支撑,具有带动性和投资强度的产业链项目不多,加之经济市场环境影响,吸引绿色产业链优质项目落地难,投资逐步减弱。三是重点项目推进缓慢。目前综合物流园、化念新区建设进度迟缓,部分在谈项目难以落地开工建设,未能形成新的投资增长点。四是项目入库难。固定资产投资入库审核门槛变高,审核认定难度加大,有时会要求及时提供相应的票据做支撑,时间较紧,入库材料数出有据保障难,导致谋划项目入库成功率低。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方面 税收收入方面,一是一季度税收收入上百万的税源均为玉昆上下游企业,由于经济市场环境的影响,税收收入将面临缩减情况。二是引入的项目正在建设,未形成新税收来源。三是一季度大比重税种为增值税,受到大小微企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的影响。非税方面,税收来源主要为租金收入和罚没收入,可盘活资源较少,无其他税收来源。 (三)企业及“四上企业”培育方面 一是除玉昆及其配套项目外,其他项目面临用地指标受限、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等问题,招引企业入驻较为困难。二是由于老集镇容量不足,化念新区推进缓慢,基础配套服务存在短板,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经济实体总体规模小,符合纳规升规标准的企业少,“四上”企业挖掘难度大。三是部分企业配合程度不高、入规纳统意愿不强。因企业入库后会增加一定的工作任务和管理成本,入库所需要的申报材料比较详实,部分企业由于产品销售不开税务发票,造成实际可能达到入库标准,但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应税销售额远达不到入库标准,企业担心入库后会暴露收入,缴纳税金会有所增加,企业负担会加重,所以部分企业不理解、不配合,很难组织申报,即使申报成功也会有很多后遗症。 (四)农业基地建设方面 一是可利用土地资源少,大部分为永久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可利用园地较少,要发展规模化、设施化的农用基地面临用地困境。二是根据市级农业基地评分认定标准,分值80分以上才会被推荐认定为市级基地,在其他条件不丢分情况下,大棚种植蔬菜规模最低要达到50亩,露地种植水果至少要到100亩,目前化念镇根据自测情况来看,满足条件的基地较少。三是由于化念水库用于保障玉昆项目,农业用水减少,呈现农业与工业抢水的情况,农业发展面临窘境。四是现有的农业基地多为个体户,对“个转企”“农贸分离”后续带来的税负增加、财务统计成本存在担忧,配合意愿不强。五是农业配套设施保障不充分,比如电力保障方面,前期宣传的中小企业免费安装变压器的政策,一直未能落实到位,影响农业基地建设进度。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狠抓项目建设。1. 目前在库项目17个,其中结转项目10个,总投资263.38亿元,剩余投资48.8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9.27亿元,1—6月完成投资29.93亿元;新入库项目7个,总投资1.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亿元,1—6月完成投资6465万元。2. 计划新开工项目14个,总投资44.19亿元;正在谋划项目5个,估算投资3.95亿元。 (二)壮大财源税源。一是深入分析研判,聚焦重点项目、重点区域,对重点建设项目和市场主体全流程精细化、规范化、动态化监控,不断夯实税源基础,优化税源结构,充分挖掘项目税收潜力,督促企业按时申报纳税,同时盘活资产资源,不断壮大非税收入。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围绕“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工作理念,建立企业帮扶工作机制,常态化邀请市县两级有关部门对辖区内企业面对面开展减税降费、普惠金融等纾困惠企政策宣讲,助推企业生得下来、长得大、活得好。三是积极服务物流企业,在化念镇注册及税务登记,同时开展业务。 (三)培育市场主体。企业培育方面,牢固树立“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的发展意识,摸清辖区内、行业内企业“底数”,做到遍访“四上”企业、常访重点企业,主动送服务、送政策到企业。依托玉昆项目等开展以商招商,力争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促成更多项目签约落地。“四上企业”培育方面,8月计划完成1户(云南重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业,纳规);9月计划完成1户(玉溪仟亿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业,纳规);计划年底统一升规升限3户(云南杭氧气体有限公司,工业,升规,预计6月达到条件;峨山冠峰物流有限公司,服务业,升限,预计11月达到条件;峨山风驰物流有限公司,服务业,升限,预计11月达到条件)。 (四)破局农业基地。目前二季度申报成功市级农业基地1户。计划三季度开展玉溪美地农业有限公司、弘顺养殖厂、荣光养殖公司、蓝莓基地、下班秧甘蔗基地申报工作;计划9月完成欧稀尔公司和美地农业公司的农业基地转化“四上企业”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