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岔河乡引导村民相对集中居住工作情况

发表于 2024-7-22 23:24 |

20247月)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乡村振兴重要战略要求,为切实解决生存条件恶劣,生产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岔河乡先行先试,率先在全县开展引导村民相对集中居住试点工作。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强统筹,组织保障有高度一是成立岔河乡推进村民向集镇集中居住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及乡长任双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常态化统筹好日常工作,做好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年度计划制定、项目方案审核及项目实施推进等工作。各村、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协作,共同推进。二是727日,成立岔河乡股份经济合作联社总社,审议通过《峨山县岔河乡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章程》《峨山县岔河乡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股权设置量化办法》及《峨山县岔河乡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了首届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并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第一次会议,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理事长和监事长人选。乡联合总社的成立,将探索出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实现集体收益、产业效益、群众利益,相融共进,互利共赢、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三是成立岔河乡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集镇集中安置项目联建委员会,统筹做好岔河乡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集镇集中安置项目房屋建设工作,全程参与、监督和协调工程建设,使房屋建设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户型、统一程序、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二)严规范,制度保障有深度为切实改善岔河乡乡村风貌和村民生活条件,更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针对推进村民相对集中居住工作,结合本乡实际,制定下发了《岔河乡引导村民相对集中居住实施方案》《岔河乡推进村民相对集中居住实施细则》《岔河乡相对集中居住区宅基地管理规定》。在严格遵循一户一宅的前提下,明确宅基地管理工作实行四级管理机制,着重强调村民申请宅基地的资格条件、审批程序、收回宅基地使用权等要求,保障农民合理用地需求,更好地规范相对集中居住区宅基地管理,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引导村民相对集中居住工作。

(三)重规划,合理布局有尺度根据岔河乡历史沿革、区位条件、群众意愿和现实基础,以就近就便的原则,将岔河集镇附近作为集中居住的区域,高起点、全方位做好相对集中居住的聚点规划。把岔河乡嘉禾小镇规划为集中居住聚点,规划区总占地约156.18亩,项目总投资预计为1.5亿元。安置区占地约100亩,其中:民建约50亩(按254套规划),每套总占地面积124m2(含花园24m2),每套建筑面积283m2(两层半设计,共61977m2);公建约50亩,配套实施道路、绿化、广场、党团科技文化活动室等。商业开发占地约56.18亩,主要用于开发建设酒店、商铺、停车场(汽车综合服务)、农特产品展销中心、集贸市场等。

(四)抓宣传,稳妥推进有温度坚持以人为本、规划引领、统筹推进三大原则,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坚持群众自愿原则上,政府科学合理引导,全方位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加大入户宣传力度,成立搬迁群众工作组6组,采取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户代会等形式,分村包组开展入户宣传工作,从20229月至今开展5轮全覆盖入户工作,累计入户1700余人次。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地质灾害和其他潜在自然灾害等因素,科学编制规划,优化村庄布局,有效配置资源,集约利用土地。

(五)保要素,实施项目有速度一是通过向上争取、农户自筹、社会参与、金融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集中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推进道路、供水、供电、两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托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二是多渠道整合项目资金。项目整合资金总计:3737.6万元。分别为:永久性征地补偿款900万元;县自然资源局地灾搬迁项目补助资金80万元;县民宗局峨山县岔河乡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集镇集中安置项目谢札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资金100万元;农村公厕项目资金70万元;岔河乡嘉禾小镇综合贸易市场建设项目资金150万元。

(六)聚焦点,保障权益有力度农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到集中居住区进行建房申请,可保留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资格和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等不变。通过自愿放弃原有宅基地使用权、取得集中居住区宅基地使用权的方式,保留其合法权益的同时,获得从事商贸经营的优势区位、享有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等权益。同时享受农村建房相关补助政策,优先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产业发展项目,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营造和谐社会。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统筹整合资金,降低搬迁成本。向上级部门积极申请项目及工作经费,优化功能布局,推进道路、供水、供电、两污等基层设施建设;改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新建医养康疗中心,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的资金整合力度;利用土地复垦政策,解决财政资金短缺问题;结合煤改电、煤改气政策,提升住房保障水平。

(二)夯实产业基础,助力群众增收。进一步加大企业税收金融优惠力度,提升地区产业投资吸引力。对于符合条件且实际开展生产且雇佣本地劳动力规模达到一定数量的劳动密集型生态友好企业,可降低增值税税率1-2个百分点。对符合条件参与本地产业项目发展、吸纳本地就业人员较多的企业,在贷款准入、利率、期限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三)搭建就业平台,提升群众技能。多举措拓宽群众就业渠道,促进群众就地就近稳定就业。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安置就业有困难的群众。建立公益性就业岗位退出-补充机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变化动态调整公益性就业岗位人选和名额

内测

GMT+8, 2024-12-27 22:10 , Processed in 0.041760 second(s), 15 queries .

返回顶部